对企业来说,成功的企业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而失败的企业却各自存在着不一样的缺陷。相对于企业走向成功来说,企业更容易走向衰亡,而这也正是众多企业的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企业衰落的过程往往非常漫长,并非一蹴而就,所谓的瞬间崩塌,也是长期积重难返的结果。北大在管理方面的专家们对企业的衰落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很多企业帝国的衰落都要经过五个阶段性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一些明显的征兆,这就给企业的运营者们敲响了警钟,及时反思自己的企业是否也有同样的征兆,提早预防、化解危机。下面,我们来着重介绍这几个衰落阶段。
1.第一阶段:骄傲自满,狂妄自大
越是优秀的企业,越有可能变得骄傲自大、故步自封。当企业管理者面对一时的成功,开始变得傲慢自负的时候,就会认为自己的成功是理所当然的,从而忽略了最初成功的真正原因。这时候,企业衰落的第一阶段已经在你不曾留意的时候悄然降临了。这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是:管理者经常将“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情”之类的话挂在嘴边,却不能深入思考和发掘你之所以做这些特别的事情的原因和最初的想法。很多人获得成功,可能仅仅是因为运气好,如果他们不能够认识到这个问题,还拼命地夸大自己的能力,那么他们也就必然会变得狂妄自大了。而狂妄自大只是衰落的第一阶段,所以,有时候尽管管理者做了极其糟糕的决策,但是因为企业已经积聚了一些力量,这些力量还是会在短期内推动企业的发展,管理者一时也是很难察觉的。
2.第二阶段:盲目扩张,脱离实际
狂妄自大会滋生目空一切的情绪,会让企业的管理者觉得,我们这么厉害,我们已经取得了成功,所以我们有能力去做任何事情!这种情绪就会使企业走进衰落的第二阶段。当企业的运营者产生了这种情绪的时候,他会希望听到越来越多的赞美之词,希望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希望自己头顶上成功的光环越来越耀眼。这时候的企业,已经处于衰落的第二阶段,他们已经丢掉了自己成功之前的创造力,只一味地在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的领域里盲目扩张,或者过多地去强调速度,而丢掉了让自己取得领先地位的优势。
一个企业如果不考虑自身实力、脱离实际的情况而盲目地扩张,就往往会造成在重要岗位上缺乏得力干将的局面。任何企业,如果骄傲自满、因循守旧,都必然会在前进的道路上举步不前;而如果走到了盲目扩张的阶段,那就是在走下坡路了。
3.第三阶段:不把眼前的危机放在眼里
企业的发展一定不能漠视风险,视眼前的危机为无物。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周春生说:“当企业做到最大的时候,却瞬间倒塌了,这是一个非常可惜的事情。谈到中国企业运作、企业管理当中,漠视风险的情况在中国有很多例子,有很多企业可能因为一件小事坍塌。”
如果一个企业已经进入了盲目扩张的阶段,那么它的内部往往已经有预警信号开始在闪烁了,但是这种现象往往还只存在于内部,而不曾在外部显现出来。这时候,一些企业的管理者会被企业外部“固若金汤”的表象所迷惑,而对企业业绩不佳的现状视而不见,认为只是一时的或者周期性的,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从而对内部所表现出来的危机也不理会。
在这个阶段,企业管理者面对负面的数据,往往半信半疑;对于正面的数据则选择夸大其词地强调自己的优势;而对于那些模棱两可的数据,却潜意识地解读成好的方面。一旦危机爆发,公司遭遇挫折的时候,他们又往往把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不肯从内部和自身寻找问题所在并担负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在危机已经展现在管理者的面前时,如果他因为慌了手脚而开始过分冒险,那么他就是在将企业推入绝境,这样企业就会马上陷入衰落的第四阶段。
4.第四阶段:在难以为继时,开始寻找救命稻草
有一句话:“兵败如山倒。”当衰败通过前三个阶段的不断累积,最终由风险转变成现实中的危机局面时,企业的危机境况也就尽人皆知了。这时候,就会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摆在管理者面前:是去拼命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还是让企业回归最初创业的根本之道?有很多管理者会在这个阶段为自己寻找一根救命的稻草,想通过踌躇满志的领导、激进却未经证实的策略、暴风雨般的改革等方式来一举改变现有的局面。这种突击式的做法也许在刚开始会看起来有些效果,但最后的结果却不一定会如人所愿。
5.第五阶段:已经被人遗忘或者濒临倒塌
企业一旦到了衰落的第四阶段,往往已经无法摆脱这种困境了,而在这个阶段停留的时间越长,管理者也越是着急,想尽快找到脱困的办法,但此时,企业的境况往往会一落千丈,最终滑进衰落的第五阶段。一旦到了第五阶段,因为企业已经饱受挫折,财政上往往入不敷出,员工们士气低沉,很多管理者也开始放弃努力。等到了最后,有的企业会被其他企业收购,有的则会慢慢地被人们遗忘;还有的甚至会因为遇到一些极端的境况而彻底破产。
了解危机管理中企业衰落的阶段性过程,对维持企业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当我们认识到企业衰落的阶段性问题后,一旦企业出现征兆性问题,我们就能提高警惕,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去扭转局面。另一方面,只要企业不至于衰落到第五阶段,往往还有摆脱危机、反败为胜的机会,甚至有些公司在复苏后会比以前更加强韧有力。所以,企业管理者在认识企业衰落现象的同时,也要端正态度,积极挽救,即使公司已经进入了衰落阶段,也要想办法扭转局面,只要举措得当,企业就有在危机中浴火重生、再次走向成功的机会。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