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股权激励:激发活力,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路径与实施步骤
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越来越多,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活力,这是有目共睹事实。特别是民营企业在股权激励应用层面上,创业型民营企业引入股权激励机制,远远落后于股份化改造或改制后的大、中型国企。民营企业引入和实施股权激励机制,形成“着眼未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将极大的有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
传统上,认为民营企业的体制和机制是民营企业竞争优势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近三十年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凭借体制和机制的优势,顽强面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竞争的双重压力,迅速成长。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随着外部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大型国企体制的完善、外资公司的本土化经营能力的提升,民营企业传统的所谓体制和机制的优势在相对弱化。
在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和民营企业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应看到传统的“工资+奖金”激励模式在吸引和凝聚人才、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民营企业的所有者有必要尝试引入股权激励机制。张雪奎教授认为从所有权层面强化人才激励,是民营企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措施。
民营企业在其创业初期,主要靠其个人或家族人员的努力,但发展到一定阶段,靠原来的几个核心创业者已经无法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能否凝聚一个人才团队,就成了经营发展的关键。
但是,由于民营企业大都为中小型企业,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于其企业经营历史短、个人创业成长发展的历史背景、规模相对小、未来前景不确定性强等因素,没有解决骨干员工的终极归属,因此在人才吸引和凝聚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
所以,引入股权激励机制,企业的创业者能释放部分股权给予企业的中高层经营管理骨干和核心人才,至少能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是有助于优秀人才将公司作为自己的事业平台。
优秀人才其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他们需要事业的平台,以追求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成就感。如果企业不能提供给优秀人才一个事业的平台,那么优秀人才将寻求其他途径。如果员工将企业看成是自己的事业平台,自然就提升了凝聚力。阿里巴巴开始创业时,十多个人,此时如果核心员工觉得阿里巴巴只是马云个人的事业,就不会作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的这个传奇。阿里巴巴崛起的背后,股权激励提升经营团队的凝聚力、激发了创业活力。
第二是提升积极性。
股权激励使被激励者拥有企业的股份,股权这个纽带将被激励者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和所有者的利益紧紧地绑在一起,使其能够积极、自觉地按照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要求,为了实现企业利益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工作。
第三是约束核心骨干作用。
约束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因为如果经营者和骨干因不努力工作或其它原因导致企业利益受损,比如出现亏损,则会同其他股东一样分担企业的损失;
二、通过一些制度安排和设计,使激励对象不能随意或轻意离职,否则会损失既得的经济利益,加大离职成本;
三、通过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等文件使激励对象的行为受到约束。
第四是提升公司管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股权激励机制的施行,在理念和实际上使员工感觉为自己工作自然有助于其提高工作效率,自觉降低各种成本,使公司效益最大化。
鉴于股权激励对企业发展的巨大作用,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实施股权激励机制。创业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与上市公司相比,具有股权激励的操作优势,不需要监管部门的审批,只要创业者的开阔胸襟。
一、股权激励的操作流程步骤
(一)、确定目标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公司操作股权激励,主要目标是什么。在这个前提下,才可以决定股权激励的具体方案。股权激励,不同公司有不同的目标,不同阶段也可能有不同的目标,大致包括:
1.充分调动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的积极性;
2.将股东利益和经营者个人利益捆绑在一起;
3.约束短期行为,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
4.留住人才、降低竞争威胁;
5.引进优秀人才;
6.降低高管薪酬成本;
7.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建立约束机制等。
不同的目标,对应不同的激励方式。
例如,如果主要目的是利益捆绑,或降低竞争威胁,避免高管另立门户或加入竞争对手,那么虚拟股权的作用不大,应该给与实际股份;如果目标是约束短期行为,则应该有效期实施期较长的激励方式,避免一次性赋予;如果希望未来引进优秀人才,则需要留下充足的激励资源。
股权激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这是需要跟老板及股东、董事沟通核实的第一件事。可能需要以调查问卷、访谈、会议的方式确定。
(二)、起草方案
起草方案是股权激励的重头戏。方案是股权激励的纲领文件,是股权激励的行动指导。就像一场音乐会的乐谱一样,是每一颗音符的出处和依据。方案的内容,如前文所述,主要包括:1.定模式;2.定对象;3.定来源;4.定额度;5.定约束条件以及其它。
股权激励方案就是要说清楚用哪种方式激励、激励谁、激励股份哪里来、激励多少、什么条件下给与、什么条件下撤销等等。
股权激励方案涉及到非常多的专业问题和操作细节,一般需要聘请专业顾问起草或指导,上述5定中每一样选择不当,轻则效果不彰,重则遗祸无穷,将公司本已形成的稳定的管理系统打乱破坏,又无法重建,反受其乱。
方案起草也需要跟各方沟通,包括老板、股东、董事、拟激励对象甚至非激励对象,听取各方想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向和细节。
(三)、起草考核条件
激励对象获得股份激励,一般需要经过一定期间、满足一定条件才可以,这样才能达到对未来努力的激发,而不是对过去功绩的肯定。这就需要设定合理的考核条件。
考核条件必须是明确和落地的,形成量化的指标,员工对将来是不是可以获得激励股份,有稳定清晰的预期,不需要依据任何公司的主观判断或决定;考核条件必须是适中的,避免员工不需努力就能轻易获得,也不能遥不可及,让员工觉得压根没戏。
考核条件反应了公司股权激励的目的和价值观,决定了激励对象的努力方向。考核条件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在董事会的框架下主导指定,之后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执行。
(四)、方案决议
股权激励方案及考核条件起草完毕,还需要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通过。之所以由股东会通过,是因为涉及实际股份变更的激励方案中,需要进行增资或原股东出让部分股份,将来激励对象会成为新股东加入股东会,并且将办理公司章程的修改,办理工商变更登记,依据《公司法》的要求,没有股东会的决议是无法完成的。在不涉及实际股份变更的激励方案中,比如虚拟股票制下,则不需要股东层面的决议,只需要公司管理层面的最高决策者通过即可。
(五)、召开说明会
股权激励方案决议通过后,最好安排一次方案说明会。且说明会最好由律师等外部顾问进行。说明会的目的在于:
股权激励中,股东或公司一般都出让了较大利益给激励对象,但激励对象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对大多数人来讲,股权激励是陌生的,每个基本概念都需要仔细解释,因此,说明会可以让激励对象清晰了解他可以获得的利益,真正起到激励效果;说明会对行权条件和考核要求进行说明,可以增加激励对象的信心,对获得股份具有更为清晰的预期;说明会可以让激励对象明白最终获得股权的条件是什么,指引他的努力方向,达到跟公司预期同步。
而由外部顾问进行说明,一是可以解释的更为专业清晰,二是身份较为中立,公司或股东让利的部分可以讲得更为客观可信。
(六)、签署协议
股权激励实际上是激励方和激励对象达成的一种一定条件下利益让渡的协议安排,激励的方案内容要与每位激励对象形成书面约定才会产生最终约束力。有了协议,激励对象才会放心在满足条件后自己确实可以获得好处,同时在激励对象离职、违纪等情况下公司才有依据收回股份,以及在引入新投资者、进行新的激励时不会形成僵局。
(七)、考核行权
签署协议后,接下来会进入或长或短、或一次或几次的考核期。考核期结束,依据事前确定的考核指标和方案进行考核,确定激励对象是否有条件行权,有条件的,进行行权,无条件的,进行说明。
(八)、转让登记或撤销、回购
在实际取得股权的激励中,股权激励的最后结果,就是激励对象获得股份,办理登记,变为真正的股东。之后如有离职、违纪、死亡等特定情形出现,未行权的部分撤销,已行权的部分回购,回购之后重新办理股权登记,恢复到未行权以前的股份状态。
以上为股权激励的大致流程,在不同的股权激励方式下,会有所不同,但主要内容是相似的。概括来讲,不外乎确定目标、确定方案、实施方案、异常处理这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