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股权架构设计中要保持几大原则
股权,是股东对公司享有的包括控制权、投票权、分红权等在内的综合性权利。在公司治理中,股权结构通常被概括为三类权利:所有权、收益权和决策权。
其中,控制权和分红权是所有权延伸出的核心权利。据统计国内大约50%-60%的企业在三年内倒闭,其中不乏因股权分配不合理导致利益冲突,进而影响企业存续的案例。
1、顶层设计:依据4C理论,即创始人、合伙人、核心员工、投资人四个维度,来构建股权结构。这四个维度涵盖了企业的愿景、资源、资金和人力贡献。
创始人:作为企业的灵魂,创始人通常持有较大比例的股权,以确保对企业的控制。
合伙人:提供关键支持的合伙人应获得8-15%的股权,以保持其积极性和忠诚度。
投资人:在企业需要融资时介入,其股权比例较小,通常伴随着对赌协议。
核心员工:对于企业至关重要的人才,应预留10%-25%的股权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三、一般具体怎么设计股权结构呢?
一元股权结构强调同股同权。
二元股权结构则将控制权与股权比例分离,国外较普遍应用,国内上市的企业不适用。比如创始人只有1%的股权,就算企业上市99%的股权分出去了,签订了投票委托权协议,决策权与控制权仍掌握在自己手里。
多元股权结构则根据4C理论进行细分为创始人、合伙人、核心员工、投资人,分别授予股权。
包括:(1)创始人股;(2)出资股;(3)岗位贡献股;(4)资源贡献股;(5)合伙人团队股;(6)其他。
直接持股:表示要进行工商登记的部分是各自持有的全部股权,直接登记部分的股权是指各自已经成熟的股权+未成熟的股权;
大股东代持:表示该部分股权仍然登记在大股东名下,实际股权不显名,或者是未成熟部分股权;
持股平台:通过有限合伙企业的形式,创始人做为有限合伙的GP,被激励对象作为LP,基于有限合伙的特殊性,通过修改有限合伙协议,GP是法定的绝对控制人。以较低的纳税成本稳定股权结构,是当前股权激励的主要方式。
正如《道德经》所述“道法自然”,企业发展亦应顺应自然规律,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调整其股权结构以适应环境变化。
(1)创业初期的股权结构规划:
在创业初期,企业成员以创始人和创始合伙人为主,此时创始人应保持相对较高的股权比例,建议至少67%或51%以上,以防股权过度稀释。
(2)中期成长阶段的股权激励与融资策略:
随着企业的发展,吸引投资和保留人才成为关键。此时,建立持股平台,如有限责任公司或有限合伙企业,对于激励团队和吸引资本至关重要。
(3)成熟期的股权结构调整:
在企业成熟阶段,股权结构可能已较为复杂。创始人可通过多层级的持股平台设计,如作为普通合伙人的GP控制有限合伙人的LP,或通过协议方式保持控制权。
假如四个小年青创业,企业逐步稳定经营,发起人有领导力、一个有资金、一个有技术、一个有资源,那创始人怎么把大家绑在一起呢?
此时,股权分配的策略变得尤为重要。创始人需明白,股权分配是人才与资本之间的一种平衡。为了留住关键成员,股权绑定是必要的。同时,在保持企业控制权的前提下,创始人需运用股权工具进行合理的分配。
股权的分配则可以通过股权激励来实施,以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在实际操作中,设立持股平台是实施股权激励的有效方式。在这个平台上,实际控制人作为普通合伙人(GP),而期权池则作为有限合伙人(LP)。
在持股平台中,我们可以进行股权激励,这包括给予员工期权、限制性股权或业绩股票等。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这些激励措施更加灵活多样,如虚拟股权、限制性股权和期权等。
总之,合理的股权结构设计是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通过精心的设计和调整,企业可以平衡各方利益,激发团队潜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