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顶层设计的三大黄金法则:平衡权力、激励共赢与动态调整
不仅仅是资本运作的问题,而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不仅仅是底层执行的问题,而更多的是顶层设计的问题。每走一步,都暗藏杀机,到最后往往是生与死的较量,因股权纠纷而导致的父子成仇、兄弟反目、夫妻离心,甚至对簿公堂、互投监狱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因此一定要适时地给自己的股权顶层设计把把脉,了解企业发展的健康状况,找准病源、及时用药,摘除或化解隐藏在深处的毒瘤。
股权顶层设计的三大经典药方是什么?
第一剂:大而非独
01
为什么要“大”?
很多创业者都有一个病症,那就是不好意思把每位股东股权的多少摊在明面上来,最后干脆将股权均分,希望你好我好大家好,但真的能够这么理想吗?其实不然,均分制的股权结构可以说是最糟糕的,短期内看似其乐融融,但却埋下了一个大大的脓包,谁是领导?谁来拍板?是最大的问题,当今创业最重要的是把握机遇,对决策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定要有一个人占据话语主导权。
02
为什么“非独”?
通常我们可以看到100%控股、90%+控股公司,在权利高度集中的同时,也对大股东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舆情应对能力等有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做好合理的掌控,将会有一损俱损的风险,因此,一定要有能够共担风险的股东,而且要有一定的实力,和优秀的人和投资者在一起才能创就辉煌的业绩。而且具体而言,谁的贡献大,谁更能带领公司走向成功,谁就可以拿得更多。
第二剂:挣而非给
01
为什么要“挣”?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往往会选择股权激励这一剂猛药来激发核心成员的积极性,但是想要获得股权并非那么容易,需要自己去挣,比如用时间挣、用业绩挣,用自己的努力,挣回自己的股份,才更有价值和意义,也会倍加珍惜。
02
为什么“非给”?
股权不是街头的小礼品,随随便便就能够派发给任意一个人,如果采用“给”的方式,可能出现两类病症,一是“员工终于熬成老板,再也不用干活了”的心理;二是“这么轻易就拿到了,也没什么价值”的错觉,以上均不能达到股权正向激励的作用,所以说,股权不是给出来的,而是自己挣出来的。
第三剂:增而非减
01
为什么要“增”?
当公司越来越大,特别是有资本和能力的新合伙人进入时,需要给予其一定的股权,这部分股权从何而来,如果在创业之初,没有预留一定的期权池,那么则可以选用增发的方式,一方面为新合伙人提供一定比例的股权,另一方面稀释原始股东的比例,实现了股权的动态调整。
02
为什么“非减”?
这是一个简单不过的道理,想要给从自己口袋里面拿出一定的比例给其他人,相信大多数股东的不乐意的,甚至会打击到原始股东的信心和积极性,更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但如果采用增发的方式,更容易予以接受,而且对于股东而言,不能紧盯着股权的多少,更应该关注股权的价值,虽然被稀释了,但是价值有所上升,也是共赢的局面。